公益活动
国际理解教育报告

国际理解教育在中国-现状与未来 (2019)

中国国际学校蓝皮书——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019)

新时代. 再出发国际理解教育行动策略
国际理解教育云学院
后疫情与新变局:中国年轻一代的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日渐成为一个 「地球村」。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工作中,人们越来越多的会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事、客户或者是竞争对手,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中。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人类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全球共同抗疫彰显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未来国家的主体,面对日益复杂、多元与变革频繁的大环境,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国际理解教育」 是为了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关注全球议题,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并理解、尊重和发扬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人而开展的教育活动。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 再一次强调了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意见》 提出,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将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
金秋九月,中国新冠疫情平稳之后的第一个开学季即将到来,面对日趋复杂的未来国际局势, 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国际理解素养才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孩子们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体?
为此,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基于从事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的相关经验,特别推出国际理解教育系列讲座,并邀请到了国际理解教育领域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宁博士来给我们解读:中国年轻一代的国际理解教育如何升级?

本期嘉宾:中国教育科学院 副研究员 王晓宁博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欧盟 Erasmus 全球奖学金获得者。专业领域:教育量化实证研究、教育社会学研究、法国教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国际化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CDA180241) 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1907040) 主持人。


学生活动
「推动性别平等,培养国际理解力」 青少年领袖特训营
2019 年 1 月 23-31 日,联合国妇女署与北京王府公益基金会携手在泰国举办 「推动性别平等•培养国际理解力」2019 青少年领袖特训营。来自全国各地的 39 名青少年学生参与本次培训。本次培训在联合国亚太总部开展,全程贯穿培训模块、专业指导,旨在使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提升国际视野和全球公民意识,锻炼语言沟通交流能力,深入当地文化基底 , 提升个人领导力、感召力 , 培养活动参与者拥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养成公益思维,使参与者向有能力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青年人才方向发展。
联合劝募
论坛沙龙
好书推荐
本书从宏观上论述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 「强政府理论」。二战后亚非拉一大批国家纷纷摆脱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而独立,并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到 20 世纪 60 年代除少数国家以外,大多数国家不仅没有摆脱贫苦和落后,反而陷入了政治动荡和暴力冲突。本书分析了导致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