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知识普及

1、什么是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EIU,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以理解、和平、共生(LivingTogether)为价值理念,促进人们消解冲突,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国际教育活动

主导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本质:教育活动

目的:促进世界和平

价值理念:理解、和平、共生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理解教育的起源:

二十世纪上半叶,传统教育很少关注国际事件以及不同民族、国家或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避免人类再次遭受战争之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其宗旨在于“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间的合作,对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以增进对正义、法制及联合国宪章所确认之世界人民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均享人权与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全体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概念。国际理解教育孕育产生于战争与和平交接的动荡年代,更多地背负了消除国际冲突的根源、维护世界和平和新秩序、增进文化理解避免冲突的历史使命。

1952年,UNESCO指出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教育意识到一个全球性国际社会和组织的存在,促使人们承认各文明和民族的同等地位,加深对于不同民族间相互依赖的理解和认识,并且让人们为提升国际理解和合作尽到自己的责任。1964年,UNESCO表示,为了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应推广最新的教育方法,传播与联合国、普世人权以及其他国家情况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UNESCO认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可以与世隔绝地存在,强调了国家间通过国际舞台寻求和解的必要性。同时,UNESCO也表示,世界各国不能够否认冲突的存在,否认这些事实是不负责任且危险的。在实践层面,UNESCO开始与联合国其他机构一起试着在不同阶段调整教育目标和行动,同时在不断变换的世界环境中推动国际理解教育。

3、国际理解教育(EUI)的开设逻辑:

国际理解教育的宗旨是建立全球的和平文化,进而化解冲突与战争。

 

国际理解的逻辑:国际理解理念——教育——文化观念——行为

 

观念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像为了德育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但是不开则是万万不能。

4、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概念:

Ⅰ.

理解层面

通过教育消解冲突、避免战争、促进世界和平是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
尊重文化多样性,珍视民族传统文化,理解文化差异,包容对待异域文化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基础;
提高人们学会和平共处,促进共同生活的能力,是国际理解教育追求的目标。

Ⅱ.

知识层面

民族文化(身份与归属感)
异域文化、政治、经济全球议题(国际视野)
国际组织、国际规则

Ⅲ.

能力层面

批判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
跨文化沟通
创新性思维
合作与解决问题

Ⅳ.

态度层面

包容尊重
平等公平
同理心

5、国际理解教育有哪几种不同的术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后,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积极响应,结合自身情况,推动理念落地。在实践过程中,“国际理解教育”一词虽然有时会被“和平教育”、“全球公民教育”、“国际教育”、“全球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词代替,但其核心精神得以传承。

6、中国的国际理解教育

对于中国来说,“国际理解教育”一词虽是舶来品,但其核心价值观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典籍《国语》中提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因而需 “和而不同”,即尊重多样性。《论语》中也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因为“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而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家费孝通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一直被中国人奉为美谈。

在教育领域,1983年9月,邓小平在景山学校题词时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后,于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作为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二部分第十四章指出,“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 这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颁布,为中国与世界的双向理解与交流做了铺垫,也为教育适应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中国教育体系善于培养专业性人才,但在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才方面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企业和政府所需人才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将有巨大的发展必要和潜力。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国际理解教育”这一名词正式出现在国家政策文本中。《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纲要》颁布之后,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开始积极推出多元化的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例如, 2012年5月,山东省淄博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实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同年10月,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2014年9月,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委员会宣布全面实施中学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内陆地区的四川省成都市也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指导意见》,宣布自2016年开始在中小学普及国际理解教育。

2016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 标志着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走向内涵式发展阶段。该框架由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组成,“国际理解”被归为六大素养之一“责任担当”中的一个要点。针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该框架规定:“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较之于《纲要》,该框架提出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弱化了国际竞争力,更强调人类的和谐共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国家认同”作为另一个要点,与“国际理解”相伴相生,印证了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学科渗透:

中国公立学校以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做法由来已久,学科渗透是指在文学和语言,数学与科学,生物与卫生,历史、地理、公民与道德教育、艺术等学科领域中广泛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具体而言,充分挖掘课程中包含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日常开设的学科如语文、历史、地理、政治、体育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通过生动的案例,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符合学科发展规律的方法,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情景,注重问题引导,使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且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特设课程:

开设符合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系统课程,是将国际理解教育落到实处的载体。特设课程,即学校为达成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以必修或选修的形式,在常规教学学科和课时之外设置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从当前中国公立学校开设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程来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有不同的侧重点,涵盖多语言课程、全球化知识、国际、传统文化活动课程、国际交流体验课程等等。有的学校注重全球化知识的传授,有的学校则注重多语言课程的设置,也有一部分学校注重多元文化的理解,有的学校将多重培养目标结合在一起。

主题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是学校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整体来看,当前国内中小学开展的实践活动大致可划分为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两大类。

师资培训:

以职后培训为主,多用“在地国际化”形式

7、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条件

对外交流与合作:

对外交流与合作是让教师、学生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同时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最直接的途径,有助于推动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通过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在校师生得以切实深入地了解他国文化,在与他国师生的交流过程中提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形成对他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搭建网络平台:

充分整合和利用当地教育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家长、社区、地域优势,及时宣传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同时,鼓励学校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基于网络的交流活动。

Contact Us

We're not around right now. But you can send us an email and we'll get back to you, asap.

开始输入并按回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