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渠道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资源 「话题库」
目标维度 | 内容举例 | 教学主题 |
---|---|---|
全球之一员 | 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 人类的信仰与价值;人类种族的共性与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共同点和联系;自身文化在世界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同理心;非物质文化遗产 |
培养全球责任意识 | 全球系统;全球运作基本规则;全球历史 | |
锻炼解决全球冲突的能力 | 人权与社会公正;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人口迁移与难民问题;资源与市场开放;饥荒与食物 | |
培养世界和平的理想 | 和平与安全;偏见与歧视 | |
国家之一员 | 全球化影响 | 技术革命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连接的好与坏;中国外交政策与中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世界主要地理与文化区域;地区统一或分裂的影响因素;世界竞技与娱乐活动;世界前沿科技 |
各民族间文化理解 | 对自身文化与文化资源的理解;体认文化差异与文化共同的复杂性;以他人观点检视自身文化的技能和经验 | |
公民责任 | 多重身份与责任感的了解;作为人奋斗目标的科学 | |
移出移入移民 | 移民的历史观点;移民法和发展愿景 | |
自然之一员 | 环境保护 | 资源、能源与环境管理;科学本质与科学史;家园危机;走进海洋 |
个人健康 | 繁殖与遗传;身体的调解技能和行为;食品安全意识培养 | |
对自然的敬意 | 生命体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灾害 | |
人与自然共生 | 人口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质文化遗产 | |
社会之一员 | 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 跨文化交流、参与与合作;跨文化决策与执行;叙述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经验 |
家乡与世界的联系 | 地方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地方经济与全球化 | |
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 国际规则意识;国际参与意识 | |
维护社会安全 | 中国的城市问题;全球的城市问题; | |
学会与社会中的外国人、外地人和谐共生 | 跨文化沟通能力 |
学校实施情况介绍
北京市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无边界课程」
课程简介:学校以 「无边界课程」 承载教育的方法、方式、方向,「打破课堂边界、打破地理边界、打破线上线下边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 「空间维度」。
1. 创设校内国际理解教育空间—史家书院、国际化走廊
充满中国传统书院特色的 「史家书院」 是中外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书院的环境能够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国文化,是受学生们喜欢的学习空间。同时,打造学校国际化走廊,将史家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展示学校与世界五大洲友好校交往历史和学生国际活动照片,使学生了解学校国际化发展的历史。
2. 创设校外国际理解教育空间—史家胡同博物馆、国家博物馆
学校的 「无边界课程」 理念鼓励多渠道整合教学资源。学生将史家胡同博物馆作为中英文小講解的实践基地,向外国友人介绍 「我们的史家胡同」,增加对本地民俗文化的理解。结合学校的国博课程,在国家博物馆研究开发 「中国汉字的起源」 等适合中外学生共同学习的国际理解课程,由本校教师和国博教师联合授课,使学生在欣赏文物、动手制作中感受中国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
3. 创设网络国际教育空间—「国际教育社区」
为了给更多的学生创造与各国学生实际交流的机会,学校于 2014 年向五大洲所有友好校发出邀请,建立 「国际教育社区」,以相同主题同步开展活动,将活动成果汇集成电子作品集放在 App Store 上,方便各国学生下载观看,增进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了解。
4. 多样化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活动
国宾欢迎仪式活动。国宾欢迎仪式活动是国宾访问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学校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接受国家任务,为多国访华领导人献花。在本课题研究开始后,学校把国宾欢迎仪式活动纳入到国际化交流与活动体系中来,既从政治层面、外交层面重视此类活动,同时也作为对学生进行国际化礼宾教育、外交教育的重要机会。
「走进大使馆」 活动。学校地处北京市东城区,距离使馆区较近,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与家长资源,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们为学生搭建平台,走进多个使馆及国际组织,让学生化身 「小外交官」 身临其境地体验异国风情、感受外交文化,展示自身才艺。
「外交官讲故事」 系列活动。为惠及更多学生参与到高质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中来,学校开展了 「外交官讲故事」 活动,把外交官请进史家校园,讲解各国风土人情。同时,学生也作为 「小老师」,化身 「小外交官」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也为中外友好做出了贡献。
国际友好校交流活动。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与外国同龄人的交往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中外文化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交往兴趣。史家小学通过缔结国际友好校的方式,近 1573 人次与 20 余所友好校深入开展不同校级交流活动。
国际艺体与科技参赛活动。2012 年至 2017 年,学校学生 500 余人次赴斯洛伐克、德国等十多个国家参加国际比赛、演出及交流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了专业水平,增加了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与对他国文化的尊重。
5. 多角度开发国际理解校本课程体系
在专家指导下,学校开展了国际理解课程的研究,创建了小学生国际理解课程框架。
杭州市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依托 「世界教室」 拓展课程,提升国际理解多元文化素养》
课程简介:学校依托 「世界教室」 拓展课程,提升国际理解多元文化素养这一总路径,通过文化传播、课程改革、家庭教育三大途径予以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经历和经验,并成为杭州市第二批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以及江干区第一批 「外教进课堂」 实验学校。
学校秉承国际化、现代化的教育办学理念,先后与加拿大、香港、美国等多所学校建立了校级友好合作关系,通过百余名师生出国研学和国外师生来校交流的双向来往方式,积极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成功之路。形成本土文化国际化,打造 「世界教室」 课程体系以及 「无边界」 泛在学习平台,促进硬件软件一体化,构建多元文化校园 「国际范儿」 的教育品牌。学生在课堂内外,与外教零距离零障碍大胆自如交流。学校为孩子们特别邀请的外教还开设 「世界教室」 课程,带学生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文化,培养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看世界。 学校教师也积极开展双语课堂,将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真正在课堂中体现。另外, 学校还开设了斯坦福课程。通过人机对话的新型对话模式,学生们的英文表达欲被大大激发,在自信和快乐的氛围中增强了英语的听说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基于 3I 核心素养的国际理解课程》
课程简介:学校通过特色课程、特色活动、特色环境三大途径,开设了 「丝路春雨」 课程,开启了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基于育人目标,整体规划设计丝路春雨活动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细化阶段课程目标,设计系列化课程内容,分阶段实施;并成功承办了钱塘之春国际理解专场活动。
学校以 《国际理解教育》 为引领,创新 「品德+」 的德育校本课程,探索实施
以 「我体验,我快乐」 为主题的 「品德+快乐考察日」 活动,形成了多元化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自 1995 年起,国际象棋已成为学校特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学校基于 「3I」 核心素养,推进 「3I 国际理解教育」 课题建设,建立了国际 理解教育和 「棋乐课程」 特色课程群、「品德+快乐考察日」 课程群;学校在常规评价 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化评估理念探索国际理解教育的评估手段,从中提炼出 「尊重与理 解」、「和平与合作」、「责任与创新」 等核心品质,以资助德育理念为指引,立足学 校实际,围绕六大方面研制了三十六条标准细则,形成了多元性的评价体系。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CBD」 融通课程
课程简介:采荷一小在坚持原有 4D 课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新课程——「CBD」 融通课程。该课程让民族与世界相融,传统与现代相融。在沟通与交流中培育民族情感,增强国家认同,促进国际理解。这里的C特指 culture of China(即中国文化,中国印记),寓意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培育每一个采一学子永恒的民族魂。B特指 building(建设、积累),寓意我们的课程是一个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彼此认同的过程。D则代表我们的融通课程,将继续发扬 4D 课程提倡的动脑、动口、动手、动心多感官参与的方式。
采一采用浸润式的教育,让国际理解教育在国家基础课程中渗透,在拓展课程中深化。 低段开设 「荷娃游世界」、「荷娃民俗通」 课程。孩子们将自己走出国门的收获制作成微课,在丰富世界见闻的同时进行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与此同时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进行系列设计,普及传统民俗文化,激发热爱国家崇尚和平的世界情怀。中段开设 「国粹中国心」 和 「潮玩国际范」 课程。中段基础课程继续开展 RAP 课程 研究,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一步掌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拓宽学生视野,了解世界文化。 高段开设 「in」 研学课程。高段基础课程引导学生运用 INTEL 网络广泛获取、分析、处理和运用各种信息,进一步改变学习方式,架构起属于自己的学习系统。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牵手 Mesa,提升国际交流品质》
课程简介:自 2013 年结为姐妹学校以来,学校与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可汶纳山谷联合学区的 Mesa Elementary School 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学校以 「Mesa(梅萨)」 互访活动为切 入点,不断总结经验,形成模式。在教育呼吁接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发展充满期待。
学校作为杭州市 「百校结对」 行动计划的入选校之一,已连续三年赴美国参加文化交流、科技之旅等游学交流活动。每次游学前,确定游学目标并组织系统培训,行后总 结汇报展示提升,并逐步推进游学活动课程化,在 「非母语英语学生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一对一结对互学母语」 等专题领域深度合作,全方位提升师生国际素养。建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拓展交流渠道,引进先进的国际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深 化课程改革,追求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接纳、关心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关心人类共同问题,形成 「地球村」 的概念,锻造世界精神,培养世界公民。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Montreal Class」(蒙特利尔课程)》
课程简介:学校 Montreal Class STEAM 课程由 「STEAM 线上预习课」、「STEAM 年级普及课」、「STEAM 拓展性课程进阶课」、「STEAM 竞赛课」、「STEAM 亲子课」 五部分组成。学校坚持 「以集团整体安排为基础,于细节处展现东小特色」 的理念,组建多学科的 STEAM 教研团队,让更多东小教师充实到队伍中,使 STEAM 课程融入中国特色。
学校形成了 「一组一预习课一手册一典礼」 的创新尝试,「一组」 指多学科教师组成的 STEAM 教研组,「一预习课」 指外教自己录制的线上预习课程,「一手册」 指东小自行设计的 STEAM 学生学习评价手册,「一典礼」 指蒙特利尔结业典礼。 外教纯正的语音语调,幽默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STEAM 所提倡的动手动脑的课程整合,对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提出了挑战。通过课堂上的体验和分享,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国际理解能力,拓展国际视野。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基于国际理解的学校双语环境建设》
课程简介:学校自开办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地教育专家来 访、研学及授课。在增进相互了解、建立彼此友谊的基础上,学校与来访专家、来访团 也在学校管理、课程开发与建设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深入探讨,互学经验。
学校积极与国外城市学校接洽,在今后拟与对方开展学生、教师间的互访活动,畅 通学校体验异国语言文化之路。 同时,区教育国际交流指导中心于 17 年 10 月在学校挂牌成立,为学校扎实推进 「外教进课堂」、「国际理解教育」、「双语教学实验」 等重点项目提助力,也为学校师生开拓视野,获取跨文化一线资讯提供了平台,开启学校对外交流的新篇章。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寰宇课堂」 慧四季 多元认知向素养》
课程简介:自成为区首批 「外教进课堂」 试点学校以来,学校成立学校教育国际化领导小组,
把创办 「现代化、国际化、个性化」 的品牌学校作为办学目标,搭建 「寰宇课堂」,通 过外教进课堂项目、「游学英语」 课程,「四季研修」 活动,引导师生了解文化的多样 性与差异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智慧,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寰宇课堂中的 「游学英语」 是学校学生、教师远望世界、探询新事物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游中学习、在游艺中学习,教师从主导转变为助推,学生的口 语运用从认知走向能力。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基础类口语课、注重实践开发拓展类口语课、创新内容开发研究类口语课,形成课堂游戏、假期任务、社团表演三种模式,通过动态、静态、常态相结合的灵活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此外,学校春季迎宾、夏季出访、秋季研修、冬季积淀的 「四季研修」 活动,鼓励师生参加海外研修交流,开阔教育教学视野,更新理念发展创新思维。两年来,学校师生增进了对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理解,锻炼了交流与合作能力,提升了英语运用能力,获得了民族自豪感。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基于「W-View」 国际视野的 「呦呦」 中草药课程探索
课程简介:「呦呦」 中草药课程是丁兰小学研发的一套小学生集科学、语文、美术、德育,甚至是两三门学科的融合性课程。
在丁兰二小校园的南面,有一个自然的生态园,师生们称它为「呦呦园」。园内部分区块有了初步的划分:蔬果、中草药、植物等。「呦呦园」 是开放性学习的一个空间,让学生在课间也能零距离接触、观察,这是学生综合实践的基地,将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项目学习。
「呦呦园」 将是原始生态园 串起多个学科,除了语文与科学外,「呦呦园」 以科学为主,还融合了其他多门基础性的学科,如科学与美术;科学与传统文化;科学与品德课中的劳动课程、道德与法制等。例如科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就可以让学生在 「呦呦园」 内观察中草药,并进行临摹。美术老师在教学美术课时,可以带孩子们亲身走入 「呦呦园」,支起画板现场作画。佛手、茄子、胡萝卜、石榴等都可以作为静物描摹中的主题,美术老师认为,美术教给孩子们的是如何发现和记录生活中的美,现在,美就在身边,在充分观察后创作出来的作品,画面更灵动了,孩子们对美术课也更感兴趣了。
同时,「呦呦园」 还 「物化」 出了一些产品,比如美术老师用国画画了佛手、金银花、迷迭香等,并做成了书签;成熟的蔬果,学生采摘后爱心义卖,培养经营、理财能力,并将义卖所得作为爱心基金,捐献给有需要的人。
「呦呦园」 占地 1100亩,除了现有果蔬、植物、中草药等区块外,还将陆续规划其他区块,「呦呦园会是个原始的生态园,计划园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陈卫群提到,之后园内还将挖一个小水塘,里面种一些水生植物、动物,如水葫芦、菱角、鱼等。
无锡市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普通高中学生国际理解素养培育机制建构
课程简介:南菁高中 《指向提升国际理解素养的学习生活建构》 项目被确立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南菁开启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整体建构的探索与实践,以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发展为基础,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切入点,合理规划国际理解课程开发路径;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整体建构国际理解教育精品课程;聚焦长远目标,科学建设国际理解课程支撑体系。有效促进了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中美友谊桥项目
课程简介:中美友谊桥英语夏令营文化教育交流活动,ACE 是中美学校间跨文化语言和教育交换项目, 其前身为中美桥 (America Bridges china), 每年夏季, 由来自美国的十多位师生组成志愿者和峭小师生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英语夏令营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夏令营采取双向学习模式,实现由单向传授英语知识想互相学习文化的转变。中文、国画、剪纸、乒乓、象棋的学习交流让美国师生中分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江阴峭岐实验小学依托对外交流活动,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教材,是较早通过校本课程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之一。近年来,美国大学、中学、小学有近 800 人来到峭岐实小交流,该校也多次组团派出 43 位师生到美国访问。「在交流过程中,学校搜集了许多有关中美两国风土人情的资料,将这些碎片化的素材整合,编写了 《走进中国》 和 《走进美国》 两套教材。」《走进美国》 用于本校学生,《走进中国》 则用于为来访的美国学生授课。现在还是初始阶段,教材内容不深,今后还会根据教学情况不断丰富这套教材。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连接世界的路——乡村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群建设
课程简介:乡村小学走出 「国际范」,「乡村小学校,国际大舞台」,一套完善的 「钻石课程」 方案已愈发闪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学科有具体的课程建设方案和实施计划,并推出了面向全校学生的校本课程。具有华小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课程群初具规模,《模拟联合国课程》《世界各国的节日》《历法节气的节日》 等已开发、编写、印制为校本教材,供全体学生选修使用。
华士实验小学有一个模联馆,仿照联合国大会会场修建。每周二中午,学生们都会以各国 「外交官」 的身份相聚在学校模联馆,就相关国际议题进行演讲、辩论和磋商,寻找解决方案。模联社团先后被评为 「江阴市十佳社团」、「无锡市优秀社团」,还有四批学生到纽约和日内瓦参加模联峰会。「模拟联合国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国际情怀。为了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还开发了世界民俗节日系列课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的世界民俗课程。比如 「笨笨熊带我游韩国」 课程就非常受孩子们欢迎,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了解韩国的礼仪、服饰、美食,学做韩国泡菜,在活动游戏中体验。」
接下来,学校会做精现有课程,开发新课程。力争在一到两年内建设一个主题化的国际教育功能室,并修订课程群系列课程,增加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相关内容,开发戏剧、3D 打印和艺术融合课程。充分利用好小学国际课改联盟、英国 「果果和朋友」 课程等平台,推动与国外教育界的沟通与交流,深化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国际视野》 校本课程
课程简介:东林中学自主研发的 《国际视野》 校本课程已初步形成国际理解教育资源库,涵盖 24 个课件、22 个教案。开发的 《国际视野》 校本课程涉及的主题有 《全球环境保护》《我国的海疆》《西方的重大节日》 等,致力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国际理解的合理素材。而把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音乐等学科课程和教材中,更是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融合浸润。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游于艺,志于道——在艺术课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课程简介:五爱小学将国际理解教育贯穿于艺术课程的教育理念。西洋音乐走进课堂,西洋乐器走进学校,世界音乐大师走进合唱队,美术课堂感受快乐动漫、介绍世界微雕等,一直以来五爱小学坚持在艺术课程里运用艺术手段,渗透各国文化。在音乐和美术的熏陶中,学生真正理解到 「艺术无国界」 的魅力。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觅渡大世界
课程介绍:
《觅渡大世界》 校本课程主要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着眼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国际理解」 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国际交流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形成开放、包容、尊重、平等的心态。
学校通过多维度的立体设计,构建全方位的国际教育环境,通过生动活泼,接地气的教学实践在情景学习中拓展学生视野,通过丰富多彩的国际交流,把世界拉近到孩子们身边。
1、让世界走进课堂:
《大世界》EIU 课程;形成了校本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实施策略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校本教材 《大世界》 三四年级,三年级课程由觅渡、常州、中国、地球、世界会是个大家庭五部分组成。四年级课程由世界各国生活、国际交往礼仪、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世界、中国的邻居四部分组成。以历史为起点将视野放大到国家和世界,让学生从认识身边喀什从而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
一年级开设秋白故事课堂,培养学生志存高远,胸怀世界;二年级开设弟子规课程,带领学生认识经典传承文化;三四年级 《大世界》 课程,从学校文化、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不同纬度构建国际理解课程体系,让学生认同本国文化、悦纳他国文化。
觅渡儿童英语课程基地是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它融入了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英语将不再仅仅是一种语言,一门学科,而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广阔的视野,国际化的理念。学校设计了 Joy Reader 拓展课程和Joy English活动课程来实现教育理念,快乐学习。Joy Reader拓展课程,重点进行绘本阅读,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实践,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教材选编,教材中涵盖了文化包括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让让孩子们从阅读中认识世界的广博,从阅读中感悟善良、自信。Joy English活动课程,以读者剧场为核心,通过剧本撰写,短句表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表演中运用英语,在表演中人士世界。国际理解教育如同源源活水,渗透于课程建设之中。在觅渡的长河中穿流不息,充满活力。
2、在交流中走进世界
因为了解才能理解、因为理解才能融通,学校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度、不容文化、不同礼仪、不同价值、以世界的坐标来定位自己、设计人生。「觅渡大世界」 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周活动自 2013年至今已举办六届,每届都有不同的主题,主要围绕爱国情怀、国际友谊、世界文化等展开。活动以校区、年级、班级为单位,形式不限,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方案策划、节目排练和活动实施。2019年,集团举办了第六届主题周活动:「中国心 民族魂 世界情」,引导觅渡学子拥有中国心、铸就民族魂、充满世界情!看,觅渡学子们围绕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多年来,觅渡与多所国外学校结为友好学校,为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师生感受异域文化、风土人情、不同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锤炼必备品格,多次组织师生开展出境研学活动。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儿童地球村」 语言文化课程
课程介绍:「儿童地球村」 语言文化课程通过一系列的行动,让学校成为语言课程的研发场、主题文化的学习圈、儿童实践的体验园、教师成长的探索区,真正实现了「课程基地」 项目育人,「语言文化」 空气养人,「儿童地球村」 愿景成就人的目标。
清英「儿童地球村」 以儿童视点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形成学校课程;以语言文化课程为重要载体,开展多样的语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品读、感悟、表达、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儿童在地球村中与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与世界对话,真正形成属于儿童地球村自己的语言文化。地球村村落课程涵盖机场、超市、邮局等课程,以 「CK 小镇」 为社会缩影,通过仿真情境的模拟,为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语言及文化交流提供多维体验。模拟联合国课程,聚焦全球问题,培养研究和写的能力,演讲和辩论能力,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学校先后建成了 「童话馆」「汉字博物馆」「百家姓大道」「汉字长城」 等室内外课程基地群落,以开放的形式让学习兴趣随处发生;以开放的心态,让学习需求不断攀升;以多元的形态,让学习体验随处绽放。
成都市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国际理解教育」
课程简介: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以下简称双中实验) 国际理解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为基础,积极探索培养具有「民族胸襟 国际视野」 的人才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并形成 「中国灵魂、国际视野」 的现代公民意识和素养,正确认识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学会学习、了解他文化,理解、尊重他文化,包容他文化,追求达到与他文化融合的境界,为学生未来参与到国际交流和世界大舞台提供先决保证。
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因「势」 制 「课」,开发、设计新课题---「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多角度了解疫情的变化,直观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并在七、八年级全面开展。
本课题通过教师的引入,让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的英文命名、传播途径、传染源;了解中国的防疫措施以及为我国疫情提供帮助的国家与人员,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激在疫情中奋战在前线的工作人员,感激在疫情中为我们提供帮助的国家和组织机构。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外疫情,并探讨其感染病例暴涨原因,分析出戴口罩和居家隔离的重要性。以此了解、对比中西方不同的民主观念及在疫情中的不同做法,加深国际理解。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真实数据、新闻报道、励志歌曲、演讲等多种渠道感受到,病毒没有国界,疫情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唯有齐心协力,加强团结与国际合作,方能战胜疫情、稳定经济、恢复秩序。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传承天府文化 构筑文化自信
课程简介:娇子小学立足于学科整合,经历了从学科内整合到跨学科整合,再到最后的项目式学习探索过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从跨学科学习活动到项目式学习的发展为线索。
学校在国际理解课程中传承、弘扬天府文化的三点思考与实践:一是以学生的多样兴趣为驱动,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二是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导向,拓宽课程学习内容;三是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实施项目式学习。梁校长的分享使在场教师们受益匪浅。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在体验与探究中实现文化理解——一站一成都
课程简介:做到文化理解,才能真正让国际理解教育落地。东光实验小学立足课程标准,构建项目式学习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注重项目式学习的实践模式探索,《一站一成都》 是项目主题与学生生活的邂逅,项目主要从项目产生、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管理与实施。
山东省国际理解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和•雅」 文化
课程简介:学校以 「和·雅」 文化为统领,以 「培养胸怀祖国、放眼环宇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学子」 为目标,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国际游学项目,建立兼容并包的多元文明校园。学校开设丰富的国际教育理解课程,开发了外国节日、外国民歌、外国饮食、外国服饰、外国电影、外国礼仪六大国际课程,开展加拿大、埃及、美国等文化讲座等,这些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大大开阔了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加深了学生对世界文明的理解与认识。学校立足本校基础,放眼全国,展望世界,创建合理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搭建有效的对外交流平台,与欧、美、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对接,先后与英国、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资源共享,互动往来。
一是开发各类外国语言特色课程。成立专家外教团队,以外教课堂为核心,开设英语语境下的艺体课程,说唱英语、法语、韩语、日语、印度舞等皆由美籍、印度籍外教授课,打造学校英语教育的 「新常态」。
二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系列活动。开发了外国节日、外国民歌、外国饮食、外国服饰、外国电影、外国礼仪六大国际课程;组织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家长进学校、进课堂,举办加拿大、埃及、美国等主题文化讲座 4 场,开阔了师生国际化视野,加深了学生对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识。
三是深入参与国际交流。学校先后与英国、新加坡、美国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组织学生 116 人次赴日本、韩国、加拿大、意大利、新加坡等国家游学,学生结合切身体验,以专场汇报形式诠释对异国生活、文化、教育的体验感受,为学习异域文化、了解文明礼仪打开多扇窗口。
四是成立海贝外语村。成立 「Happy Foreign Languages Village」 海贝外语村,专家外教团队根据学生外语水平,开发校内外语角、校外情景外语主题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模拟国外语言环境,最大化贴合日常生活,在口语操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五是创设外教移动教室。专家外教团队精心设计口语教程和活动,每周下午走进教师办公室,开展面对面情景对话交流,在教师层面提升外语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浓郁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中国梦•非遗行」 文化传承
课程简介:东城逸家小学自建校以来,就确立了 「根植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国际理解教育特色,丰富教育品牌文化内涵」 的办学理念,致力于 「培养有中国底蕴与国际格局的世界公民」。
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东城逸家小学联合开展的 「中国梦•非遗行」 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东城逸家小学也正式成为该公益活动的实践基地。东城逸家小学认为文化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选择,留住传承,就是留住了历史,保存了文化,借助本次公益活动,每位师生在校园里就能接触到很多民间艺术,让非遗传承和保护观念真正浸润学生,号召全体师生一起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争当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下一步,学校将借助该实践基地,不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来校为学生讲解非遗知识,激发学生爱国家、爱家乡之情,培养他们非遗传承与保护意识。
其他
社会机构实施情况介绍
蔚蓝国际 WEClub
中南屋世界公民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网站
网站 | 网址 | 介绍 |
1. 国际共享教育协会 | https://www.gyap.org/edu_org/ambassador-project.jsp | 国际共享教育协会是一个开放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其组织领导机构将由会员学校选举产生。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通过会员学校的资源互换,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公平与创新,为每一个会员学校的师生家长提供教育新机遇。 |
2.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hina Educ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 http://en.ceaie.edu.cn/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于 1981 年 7 月成立,是中国教育界开展民间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组织。其宗旨为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界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各国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
3.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AFS 国际文化交流项目 (CEAIE-AFS) | https://china.afs.org/ | 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 AFS 国际文化交流组织 (AFS Intercultural Programs, Inc.) 合作开展的国际教育文化交流项目。以青少年为主要目标人群,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未来杰出人才,从而促进全球对话,推动世界和平。 |
4. 亚洲社会国际教育中心/Center for Global Education at Asia Society | https://asiasociety.org/education/technology-tools-global-education | 该网站分别为孩子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系列网站内外部资源,起到资源分享和资源提供的双重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通过 video conference, online platforms to connect peers and form study partners, collaborative online projects 可以增强国际理解能力。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工作者来说,网站中提供了大量国际理解学校教育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也为相关人士提供了线上进修/职业发展可用的资源库。 |
5. WorldWise 全球化学校/ WorldWise Global Schools | http://www.worldwiseschools.ie/ | 该组织致力于帮助中学建立或完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在该网站上,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初步指导,分为 Knowledge, Skills, Values and Attitudes, Taking Action, Mythologies 五个模块。 |
6. 全球公民教育 (GCED) | https://zh.unesco.org/themes/gced | 全球公民教育 (GCED) 是教科文组织教育部门的战略领域,它以和平与人权教育工作为基础。 它旨在向学习者灌输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即:创造力,创新,以及对和平、人权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可以在网络找到教科文组织在推进国际理解方面的相关文件和提案,以及通过教育预防暴力极端主义,大屠杀教育和种族灭绝教育,语言教育,以及通过全球公民教育推动法治文化等内容。 |
7. 国际儿童教育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ACEI) | https://acei.org/ | 该组织主要关注全球 11 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普及和教育创新,在议题范围上不限于国际理解教育和公民教育。该网站同样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进修资源,如一系列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领导力的在线迷你课程。 |
8. 全球孵化培育人才/Incubation Fostering Talents(GIFT) | https://j-gift.org/ | 该组织为一家致力于推行国际公民教育的公司,奉行 「地球志民」 四元素的国际公民教育流程。在该公司网站上提供了进行国际公民教育的四个流程介绍:STEP1『Knowing and accepting yourself』,STEP2 『Connecting with others with empathy』,STEP3『Collaboration and Co-Creation』,STEP4『Participate in the society for the future』,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
9. 广角:打开全球历史的窗户/ WIDE ANGLE: WINDOW INTO GLOBAL HISTORY | https://www.thirteen.org/edonline/wideangle/ | 该项目是一个由 Thirteen/WNET 纽约教育和社区外展部制作的外展活动。该公司在曾获得 2006 年 「高盛基金会国际理解教育卓越表现奖」。该项目旨在结合视频工具,覆盖当前国际事务,利用包括 Thirteen 获奖的国际纪录片系列 《广角》(Wide Angle),支持课堂中全球历史教学。 |
10. Longview 基金会/ Longview Foundation | https://www.globalcitizen.org/en/ | 旨在通过让青少年具备全球视野,了解全球的政治、社会和环境问题,建立一个更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并通过支持教师培训、州级倡议和联盟以及专注于美国教育国际化的创新方案来实现这一目标。网站包括针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和课外培训的资源库、学习内容、评估、项目申请等内容。 |
11.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 | https://www.iie.org/ | 该组织建立于 1919 年,致力于推动美国和全球的国际教育,具体日程包括提供国际交流奖助学金、培养国际经济人才、保护和帮助国际学者学生的流动等,如今该项目已经分布在 180 多个国家,帮助了许多尤其是来美的留学生。每年会发行国际学生形势的年报。 |
12. 欧洲国际教育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AIE) | https://www.eaie.org/ | 成立于 1989 年,是以欧洲为主,面向世界从事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工作者的专业性协会,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为宗旨。目前拥有遍布 90 个 国家和地区的近 2800 名会员。该组织每年在欧洲地区选择一个国家举行年会。EAIE 年会已经成为欧洲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教育交流活动之一,是分享信息、联络同行、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 |
13. 国际教育工作者协/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ign Student Affairs(NAFSA) | https://www.nafsa.org | 拥有近万名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非盈利性专业协会,主要针对于国际化教育各方面的议题,云集世界各地高校、国际教育决策者、教育机构专业人士等权威顾问一起研究、讨论。近年来,NAFSA 越来越受到国际教育的教育家和教育机构的关注,可以说是全世界大学从事国际教育事务专业人士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年会。 |
14. 日本国际教育协会/Japan network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JAFSA) | http://www.jafsa.org/ | JAFSA 是一个非营利性组织 (NPO) 成立于 1968 年,是日本在国际教育交流领域最大的网络组织。JAFSA 由大学、个人和其他包括私人公司在内的支持成员组成,他们对促进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教育国际化感兴趣。 |
15. 亚太国际教育协/Asia-Pacific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PAIE) | https://apaie2020.org/ | 亚太国际教育协会 (APAIE) 于 2004 年在韩国首尔成立,成立委员会由来自亚太地区的 13 所大学的代表组成。亚太教育协会旨在鼓励各院校加强合作,丰富和支持国际项目、活动和交流,并在亚太地区和其他地区推广国际教育的价值。2006 年,APAIE 会议和展览首次亮相,有 400 名代表参加。每年出席会议的人数不断增加,反映了人们对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兴趣,以及对亚太地区在国际教育中重要角色的认可。 |
16. 南非国际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South Africa | http://www.ieasa.studysa.org/ | IEASA 是一个促进南非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非盈利组织。推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非洲组织。它的使命是倡导、促进和支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机构和个人提供一个专业论坛,以应对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教育的挑战和发展战略机遇。他们与政府部门、适当的法定机构和其他机构保持持续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参与影响国际教育的决策。 |
17. 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 https://www.aieaworld.org | 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 (AIEA) 是唯一一个专门为国际教育领域的高级领导者服务的协会。协会汇集了国际教育的领导者,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同行,促进国际教育的组织,以及关心国际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管理的组织进行对话。AIEA 让会员有机会联合力量,分享制度策略,并在公共政策问题上提供有效的声音。国际教育管理者协会 (AIEA) 是唯一一个专门为国际教育领域的高级领导者服务的协会。协会汇集了国际教育的领导者,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同行,促进国际教育的组织,以及关心国际高等教育的形成和管理的组织进行对话。AIEA 让会员有机会联合力量,分享制度策略,并在公共政策问题上提供有效的声音。 |
18. 教育国际/Education International | https://www.ei-ie.org/ |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代表了世界各地超过 400 个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组织的全球联盟联合会,关注全球各种与教育相关的议题,包括教育平等、教育资源、教师待遇、人权、气候、儿童保护等,每年会发行年报。 |
19. 国际学校理事/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CIS) | https://www.cois.org/ | CIS 是一个会员社区,通过为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和个人提供专业服务,共同努力塑造国际教育。其愿景是通过高质量的国际教育来激发全球公民的发展,连接世界各地的思想、文化和教育工作者。 |
20. 国际培训学/School for International Training | https://studyabroad.sit.edu/ | SIT 在提供面向本科生的浸入式、实地考察的海外学习项目中处于领先地位。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欧洲、拉丁美洲和中东提供超过 70 个项目。其课程独特的品质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立的研究,文化浸入,和深厚的本地网络等。 |
21. 国际教育联盟/Allianc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 http://www.intedalliance.org/ | Alliance for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致力于促进国际教育和跨文化理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通过分享和探索思想和实践的异同来发展思想和实践。AIE 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会议,通常在 10 月份。大多数会议都是由国际学校主办的。 |
22. 国际学校服务 International School Services(ISS) | https://www.iss.edu/ | 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国际学校服务 (ISS) 每年都与 500 多所国际学校和数千名教师合作,为全球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公司的各个分支机构为其客户学校的学术项目、教师招募、财务状况和物理设备的支持和发展提供相关服务。 |
23. 国际教育交流理事会/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 | https://www.ciee.org/ | 国际教育交流理事会 (CIEE) 是一个促进国际教育和交流的非营利性组织。它成立于 1947 年,总部设在美国。CIEE 帮助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教师和年轻专业人员传授技能,使他们成为积极和负责任的全球公民。CIEE 提供最全面的国际交流学习计划和服务,汇集了大量的资源和经验。 |